
本中心於2025年10月7日發布最新政策簡報,題為〈人民幣對美元挑戰的制度性崛起:從地緣政治、數位技術到國際貨幣體系重構〉。本研究由中華經濟研究院劉孟俊研究員與吳佳勳副研究員撰寫,系統性分析中國如何透過制度設計與地緣金融策略,逐步挑戰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的主導地位。
研究指出,人民幣的崛起並非單純的貨幣替代,而是一場制度重構的戰略行動。中國透過「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」(CIPS)、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與數位人民幣(e-CNY)的推動,嘗試在美元體系之外建立一套平行金融架構,以削弱美元的單極壟斷地位,並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新的制度選項。
研究重點:
1. 地緣政治驅動的去美元化:中國加速推動 CIPS 與本幣互換協議,降低對美元清算體系的依賴。
2. 數位金融創新:e-CNY 與區域 CBDC 合作(如 mBridge)構成對美元的技術性與制度性雙重對沖。
3. 美國的信任危機:聯邦赤字與債務飆升削弱美元的避險地位,促使各國重新調整儲備結構。
4. 全球貨幣多極化:人民幣與歐元、黃金共同形成多元儲備體系,逐步瓦解美元霸權。
🎯作者觀點:「人民幣國際化的本質,不在於取代美元,而在於建立平行的制度基礎設施。當美元信任基礎出現鬆動,制度替代將成為全球金融秩序重構的關鍵力量。」
